正在發掘中的遺址 攝影記者郭廣宇 張直
  成體腳下 唐代官衙深藏千年
  去年11月,成都商報曾對成都體育中心庭院遺址考古進行報道,拼花散水小徑、磚石路、磚井台引發了市民無數猜想。經過半年的深入發掘,庭院遺址的神秘面紗終於被揭開,更令人振奮的是,這可能不是庭院,而是建築等級更高的官衙,且朝代從宋提前到了唐。
  大天井

  並非端正地坐北朝南
  昨日,在成體中心考古工地,記者看到18個小型探方環繞著中央的一個巨型探方。其中有一面積超過100平方米、近似正方形的磚石天井,由於不能進入作業區,記者目測其邊長10多米,一道明渠環繞天井的東北、東南、西北三面,而此前發掘出的散水小徑和磚石路在天井的西北側併列。值得註意的是,這方天井並不是規規矩矩地坐北朝南,南北中軸線向東偏轉約23度,這與老成都城內的部分古街一致。
  專家釋疑

  唐代成都城應該是“歪”的
  對於這種佈局,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王錦解釋說,這是因為成都城除了皇城都是“歪”的。王錦稱,成都建城較早,至少有3000年曆史了。而3000年前的古人缺乏可靠的指向設備,往往要參照太陽的方位。而如果根據太陽的位置來看,成都老城的位置其實很正。直到明朝修建蜀王府時,才把市中心部分“扳正”了。由此可以推測,唐代的成都城應該也是“歪”的。
  高等級

  可能是唐代官衙
  這方天井的西北面就是曾經引發市民熱議的磚石道路和拼花散水小徑,而磚井台遺跡就在天井的東南角上。據考古現場負責人易立介紹,這口磚井與天井並非同一時代的產物。磚井目前判斷是宋代的,而天井和目前發掘的建築遺址大部分都被初步判定為唐代。
  他稱,雖然天井外圍的破壞較為嚴重,目前尚未發現夯土痕跡和柱礎。但由於天井的面積都如此巨大,其建築等級應該很高,除了可能是達官顯貴的住宅外,更有可能是唐代的官衙。
  專家釋疑

  唐代西南重鎮 必然官衙林立
  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段渝告訴記者,根據現有文獻資料記載,在唐代,成體中心一帶是官衙聚集區,因此出土官衙遺址並不稀奇。
  原西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汝泉在《唐代成都的經濟地位試探》一文中稱,唐代成都是西南首屈一指的重鎮,一直受中央政府重視。早在唐高祖時代的武德元年,唐朝中央政府在成都設立益州總管府,武德三年改為益州道行台,以當時的秦王、後來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領行台尚書令。此後成都就成了長安的“外府”。
  除了太宗直轄,賢臣坐鎮之外,唐代成都的行政級別還經歷過兩次升格。第一次升格是在武德九年六月,唐高祖廢除益州道行台,改建為益州大都督府。當時的大都督府全國也只有五個,西南獨此一家。可見,早在唐朝,成都就被認定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了。
  成都的第二次升級可謂飛躍。至德二年,安祿山叛軍攻剋長安,唐玄宗到四川避難。由於玄宗住在成都,成都再次升格為成都府,並被稱為南京。之後,唐德宗、唐僖宗兩位皇帝也先後入蜀避難,其中唐僖宗還到了成都。唐皇的兩度避難和上將賢相的頻頻坐鎮,加上“外府”、“南京”的行政級別,唐代的成都必然官衙林立,而此次出土的官衙到底是什麼機構,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古發掘來揭開謎底。
    成都商報記者 徐劍簫
(原標題:成體腳下 唐代官衙深藏千年)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f12dfgx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